上海一位73岁“退休干部”,写出500年最美行书,启功:比肩王羲之!

栏目分类上海一位73岁“退休干部”,写出500年最美行书,启功:比肩王羲之!

你的位置:西甲直播的玩法规则 > 新闻动态 >

上海一位73岁“退休干部”,写出500年最美行书,启功:比肩王羲之!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7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赵孟頫《兰亭序十三跋》里面,总结古人笔法的精髓,写道“盖结字因时而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,此处写的“千古不易”,并非指代学习笔法困难,而是说创作书法,要坚守中锋。

图片

无论笔画、姿态如何变幻,最终都要回归中锋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,书法史2000多年,充分掌握的人只有1%,除了著名的王羲之、智永、颜真卿等人

500年前的明朝,上海一位63岁“退休干部”,真正做到“千古不易”,此人就是董其昌,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)人,据说董其昌少时,书法偏为薄弱。

图片

17岁参加松江府会试,因字迹丑陋,名次降低,只能屈居第2,从此之后,董其昌立志学好书法,他进入项元汴府内,担任“馆师”工作,项元汴乃是著名的大藏家,存有诸多名帖真迹。

图片

董其昌得见佳作,专精于魏晋,眼界、水平大幅提升,掌握古人笔法,之后的60多年,他仍未松懈,日日观摩魏晋、唐宋作品,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,所堪透的技艺,更加丰富和深入。

图片

青年时期,根据自我风格,以及喜爱的禅宗气息,开创“生秀淡墨”之法,我们欣赏73岁,退休归乡之后,所写的《行书三赋》,把“生秀淡墨”运用的炉火纯青,内含《读书赋》、《梅花赋》、《思田赋》,共计1100多字。

图片

虽用中锋运笔,但不会铺毫而写,使用笔尖,着墨清淡,行笔时采用悬腕,凭借腕力运笔,轻重缓急、提按转折,拿捏的极其精准,即便处在晚年,也毫无衰老之象,反而具有历尽千帆的老辣之气。

图片

再搭配独爱的淡墨,如江南烟雨,浓处力透纸背,淡处似有还无,营造圆润秀逸、质朴天然的效果,可谓把千年的书脉,熔铸为“无我之境”,令观者如见王羲之挥毫时,“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的仙姿。‌

图片

这幅《行书三赋》笔笔清和,字字悠远,意境十分萧散,不染半分尘俗,堪为500年最美行书,启功称赞“熏习于诸家之长,出之自然,不作畸轻畸重之态。其功力之深,不在王觉斯之下也”。

图片

董其昌写的书法,初看风貌平和,似是寡淡无味,然而仔细钻研,其字肌理、意韵深厚,非常经得住琢磨,足以比肩王羲之,时常临摹,可以初步掌握“二王”笔法,增强字体灵活性、艺术感,益于之后衔接高深的晋唐名作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对于董其昌《行书三赋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全新经折装,字体极为清晰,与原作毫无二致,同时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市面罕见,独此一家,见此品如见原作,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观。
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